在 Chrome 使用者體驗報告中加入通知權限資料

Chrome 80 推出了低擾式通知權限使用者介面。 為協助網站擁有者瞭解通知權限指標,我們將這項資料新增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發布的 202001 資料集,並收錄於 Chrome 使用者體驗報告 (CrUX) 中。網站擁有者可藉此深入瞭解使用者對網站通知權限的典型回應,以及同類網站的相關情況。

CrUX 只會提供通知權限要求的高層級摘要,包括「接受」、「封鎖」、「忽略」和「關閉」率。建議您使用偏好的數據分析平台,取得詳細的數據分析資料,進一步瞭解這項資料。

關於 CrUX 通知權限資料

如要詳細瞭解 Chrome 使用者體驗報告的資料格式和方法,請參閱開發人員文件,並查看母體和分析最佳做法的注意事項。由於報表資料僅來自選擇加入的使用者,因此 CrUX 資料集中的資料與您從自家 Analytics 收集的資料可能有所差異。

當網站要求通知權限時,Chrome 會向使用者顯示提示。 使用者可以主動或被動採取下列四種做法的其中一種,詳情請參閱下表。

允許 使用者明確允許網站顯示通知。
封鎖 使用者已明確禁止網站顯示通知。
關閉 使用者關閉權限提示,但未明確回應。關閉分頁會視為關閉。在行動裝置上,切換分頁也會視為關閉動作,且靜音 UI 會有明確的關閉選項。
略過 使用者完全沒有與提示互動。導覽事件也會計為忽略,例如返回按鈕或使用多功能方塊導覽。

CrUX 資料集會以回應百分比的形式,納入每項使用者動作的資料。

如何解讀資料

「封鎖」和「接受」率是兩項最重要的指標。如這篇網誌文章所述,如果網站的通知接受率非常低,Chrome 會自動將其納入較不擾人的使用者介面。封鎖率也是強烈的信號。使用者點選「封鎖」後,即明確表示他們不希望收到該網站的通知,不只是當下,而是任何時候都不想收到。這通常表示使用者不瞭解通知的用途、產品和服務的價值,或尚未對您的網站建立信任感。如果接受率偏低或封鎖率偏高,表示網站應查看本文的「建議模式」一節。

不同類型的網站有不同的接受和封鎖率,這是正常現象。舉例來說,即時通訊或電子郵件應用程式的使用案例非常明確,因此接受率可能相當高。

此外,同一網站在電腦和行動裝置上的通知許可率可能差異很大,這是正常現象,因為使用情境可能不同,使用者也可能偏好在其中一種裝置上接收通知。行動裝置和電腦之間的差異很大,因此系統會依裝置類型,分別自動在靜音通知權限 UI 中註冊網站。部分網站可能只在行動裝置或電腦上啟用靜音 UI。

隨著越來越多使用者啟用較不擾人的通知 UI,相較於其他指標,我們預期「忽略」率會逐漸提高。您應將這項趨勢視為正常現象。

讓使用者主動開啟通知,並自行決定開啟通知的時間。在現有的 UI 介面中,以不顯眼的方式導入切換鈕或按鈕,在使用者工作流程的步驟中顯示,讓使用者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可能想選擇接收即時更新。

請避免在沒有脈絡的情況下,或使用者剛抵達網站時,立即顯示提示和/或重疊畫面。提示會中斷使用者的瀏覽體驗,且未說明為何需要或對使用者有用的通知。

查詢資料集

202001 年的 CrUX 資料集開始,您可以查詢 experimental.permission.notifications 欄位,存取通知權限資料。

SELECT
  SUM(experimental.permission.notifications.accept) AS accept,
  SUM(experimental.permission.notifications.deny) AS deny,
  SUM(experimental.permission.notifications.ignore) AS `ignore`,
  SUM(experimental.permission.notifications.dismiss) AS dismiss
FROM
  `chrome-ux-report.all.202001`
WHERE
  origin = 'https://news.google.com'

在本例中,我們查詢的是 Google 資訊的通知權限資料。我們使用 SUM 函式加總每個維度 (外型規格和有效連線類型) 的權限率,以便取得整個來源的檢視畫面。

接受 deny 忽略 關閉
0.8231 0.0476 0.0502 0.0791
顯示接受率的圓餅圖
圓餅圖,代表接受率

結果顯示,有 82.3% 的使用者接受通知權限提示,4.8% 的使用者拒絕,5.0% 的使用者忽略,7.9% 的使用者關閉。

進一步瞭解如何在 BigQuery 上使用 CrUX,並瀏覽 CrUX 教戰手冊,查看更多查詢範例。

意見回饋

如有任何問題,或想分享您對 CrUX 中通知權限資料的看法/意見,歡迎前往 CrUX 支援論壇或在 Twitter 上 @ChromeUXReport 與我們聯絡。